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,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,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,用科学理论培养人,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,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,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,做奋斗者。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《全面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工作方案》要求“坚持开门办思政课,强化问题意识、突出实践导向”。
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实践学习导读旨在丰富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课教学内容、创新教学形式、拓展教学空间,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深化学生的理论认识、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、激发学生的行动热情、建立学生的价值认同,更好地承担思政课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使命。
杨瑞萍:
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,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、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、硕士生导师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、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成员。1993年被评为原邮电部骨干青年教师,2005年6月被评为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;2012年被评为校级师德标兵。2015年10月荣获北京邮电大学首届校友奖教金。共讲授十余门课程。负责的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课程,在2020年成为学校“高新课程”建设项目。十多年来主持了校级教改项目五项,获得校级教改一等奖、二等奖四项。指导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近五十名。主编《思想道德修养》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读本》,编写《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》,其中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读本》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。曾主持北京市一般人文社科项目,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、北京市思政课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等项目。撰写多篇与教学相关的学术论文,并发表在CSSCI期刊上。
任建东:
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,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兼职研究员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,参与六项省部以上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。在《伦理学研究》《哲学动态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,出版专著六部。期中,论文《道德主体性的本质》(原载《东岳论丛》1993年第3期)获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论文奖(最高奖),博士论文《道德信仰论》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、教育部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。
仪建红:
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。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、省部级课题十余项,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、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两项、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优秀奖一项等。在《中国高等教育》《山东社会科学》《大学教育科学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。曾获省高校优秀政工干部、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、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。